宁国漫不经心地吩咐,“泼她一身茶水,或是推她下湖,你们随便找个由头,让她到本宫的屋子里来换衣裳。”
至于二熙,宁国更不当回事了。
她是他的祖母,祖母有召,他焉能不来?
届时,他在屋里头撞见衣衫不整的萧华萱,这事就成了。
二熙愿与不愿,都由不得他了。
萧家那边,萧华萱本就难嫁,再坏了名声,除了进镇北王府还能去哪里呢?
宁国大长公主不知道,在她肆意摆布他人命运的时候,绿宝正靠在大周最尊贵的女人身边,频繁提起她的名字呢。
嘉和帝是孝子,每日里总要抽出时间,来瞧一瞧太后。
绿宝时常进宫,大约也知道嘉和帝来仁寿宫的规律。
这一回,她掐了点,果然在仁寿宫里等到了嘉和帝。
她的闲话家常,与其说是说给太后听,不如说是说给嘉和帝听的。
“大长公主和您老人家一样,也喜欢保媒拉纤。
她不仅要给萧家萱表姐寻个好婆家,还要给萧家小舅舅找个媳妇儿。”
嘉和帝微微一顿,绿宝瞧在眼里,不动声色,“她说萱表姐和小舅舅年纪都大了,再不成亲有伤天和。”
提了一嘴嘉和帝的秘密情人,绿宝就丢开了,同太后讨论起盛京城里的未婚儿郎。
“大长公主叫我素日里也留意着点。”
绿宝凑到太后耳边,轻声说,“她算找对人了,我手里可是有绝渣报纸的。”
太后就喜欢绿宝把她当自己人,当下笑道:“心里可有人选了?又要门当户对,又要年岁相当,还要哥儿有出息,这个人选可不大容易找。”
绿宝叹一声:“可不是。
我偷偷问了萱表姐几句,她旁的倒没什么要求,只说希望找个比她年岁大、知道疼人的。”
太后眼眸一闪,想到了什么。
“哎呦,您想到谁了?”绿宝从不同宫斗的最后胜利者玩虚的,眨眨眼,挨着太后,用口型说:“越大人。”
一副防着嘉和帝的模样。
嘉和帝都气笑了:“瞧你那小气模样,谁要听似的。”
绿宝笑眯眯:“反正臣妇是不会告诉您的。
您要是讨了太后娘娘的欢心,说不定她老人家就告诉您了。”
太后笑得倒在金嬷嬷身上。
如此,也算是在太后和嘉和帝跟前稍稍过了明路。
这事要是成了,占便宜的是越家。
越家是太后的娘家,太后又向来看重越绍元这个侄子,她的眼里,越绍元的那些缺点可都不算是缺点。
她甚至想,萧华萱的年纪正好生养,说不定进门还能给越绍元生个嫡子。
当然,她也没有贸然指婚,礼貌性征询了嘉和帝的意见。
“把人二十二岁的黄花大闺女指给死过老婆已经三十二岁、还有个女儿的元表弟?”嘉和帝泼了好大一盆冷水,“拉倒吧,若是寻常人家,或许就攀上来了。
萧家不比越家差,哪里就看得上了?做什么春秋大梦呢?”
太后:“……”
他娘的——
噢,他娘是她,不能骂。
嘉和帝刚觉得自己做了一把明君。
第二天,萧华萱在宁国大长公主府内落水,被不知道为什么同样出现在大长公主府内的越绍元给救上来了——的消息在盛京城内传了开来。
这下子,嘉和帝不赐婚也得赐婚了。
为了给萧家有个交待,嘉和帝把越绍元叫进来骂了一顿。
因为这事,怎么看都不像巧合。
当着太后的面,越绍元直喊冤枉,“原是和二熙约好了,悄悄瞧一眼他的表姐。
若是瞧不上,也就罢了。
若是瞧上了,微臣也是要来禀明陛下和太后的。
“不曾想到王府的时候,萧姑娘不巧去大长公主府了。
整好又有大长公主府的人来请二熙,说大长公主要见他。
微臣想着来都来了,且大长公主府就在隔壁,也不差几步路,便一起过去了。
“谁知就看到萧姑娘不知被什么绊了一跤,跌湖里去了。
她身边就一个不会水只会瞎嚷嚷的小丫鬟,微臣脑子一热,就跳下去救人了。”
嘉和帝知道自己这个表弟经常脑子热,英雄救美也不稀奇。
只是,他的神情渐渐凝重,“也就是说,如果你当时没有跟着二熙去大长公主府,跳下去救人的,可能就是二熙了。”
几乎是一瞬间,太后就猜到了宁国的打算,“她想让萧家的姑娘给二熙做妾?亏她想得出来。”
“朕这个姑姑,在幽州安分守己了几十年,忽然回来盛京,不是没有理由的。”
帝王的疑心让他想了许多。
不过当务之急是解决眼下的问题。
嘉和帝写下赐婚的圣旨,太后在
反将(3)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